实控人合计直接持股近三成。
季度累计DNI为501.06kWh/㎡,累计发电量3366.1万度,季度发电量达成率达92.1%,远超预期,并达到了全球同类电站同期的最高水平。此外在电站开始进入性能考核期后的第一个季度,机组平稳运行,性能表现渐入佳境。
另12月5日至12月13日,机组连续不间断运行195.3小时,发电量521.2万度,期间平均发电量达成率达104.8%,同时创下机组连续不间断运行时长、连续发电量及发电量达成率三项最高记录。中控德令哈50兆瓦塔式光热发电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的戈壁滩上,占地3.3平方公里。青海省海西州中控太阳能(3.590, 0.00, 0.00%)德令哈50兆瓦光热电站27日披露,国家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12月份总发电量1084.4万度,发电量达成率达97.6%,创下电站投运以来月度发电量达成率最高记录村民提供的视频和照片显示,毁林者用电锯将大树伐倒,用铲车将小树掩埋,较粗的乔木或用电锯锯短焚烧或用车拉走。靖边县常务副县长孟春伟告诉记者,建设用地已于2019年10月18日报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审批。
2017年,靖边县通过招商引资引来中国华能集团光伏项目,负责项目开发的是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有专家指出,一般而言,土地用途变更需要严格的审批,尤其是近3000亩林地变更为非林地是不小的数字,变更应该不容易。2013-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随全球光伏市场复苏和产能释放保持稳步增长,对应CAGR约39.1%。
品牌认可度高,可融资性卓越。2. 假设单晶硅片将实现内部全部自给,多晶硅片转为外销,预计公司2019-2021年硅片外销规模分别为3、2、1GW,硅片销售均价分别为0.4、0.38、0.36元/W。此外,公司2019年连续第五次被DNV-GL评为可靠性记分卡年度最佳表现者,并荣获第五届TUV莱茵质胜中国单晶组发电量仿真优胜奖,位列单晶组第一。随着单晶电池组件性价比和海外市场接受度持续提升,单晶技术渗透率加速上升。
尽管2019年国内光伏装机增长受政策迟到影响有所低于预期,但2019年光伏竞价政策的制定为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达到了多方共识,我们预计新的光伏装机政策出台时间将大幅早于2019年,2020年国内光伏市场装机增长的连贯性将更强,当期需求有望实现稳中有进。风险因素:光伏需求不及预期。
公司近年来短期偿债能力有所下滑,短期负债明显增加,截至3Q19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为0.95和0.75,存在一定的短期偿债压力。行业少数全球均衡布局能力极强的光伏企业。同时,公司计划通过新建产能和现有产能产出提升方式,将硅片产能于2Q2020进一步扩充至20GW(多晶2GW、单晶18GW),其中单晶硅片产能占比将达90%,于2020年有望完全实现PERC电池片产能的单晶硅片自给,提升成本内部化控制能力 2. 电池片:公司电池片产能由2017年底的5GW(PERC 2.5GW、非PERC 2.5GW)提升至3Q19的9.2GW,且已全部转为单晶PERC产能,2019年底将进一步扩充至10.6GW。公司6次打破电池效率世界纪录,连续13季度获可融资性评级AA级,460W功率的Tiger组件有望引领光伏4.0时代。
另一方面由于反倾销税裁定退款2.1亿元,计入当期收益。本文来自 微信公众号CITICS电新。另外,海外业务多为90天内全额回款,而国内客户一般为180天内回款90%-95%,公司提升海外销售占比,有助于改善整体现金回款。截至2018年底,光伏发电平均LCOE已降至44-84美元/MWh,与传统火电相比已初具平价可行性。
2020年国内光伏市场受1)约10GW首批竞价项目结转至1H2020,2)新增竞价项目加速出台和3)平价项目建设大规模启动将迎装机复苏,预计2020年国内光伏装机约45GW(同比+60%左右)。3Q19利润大幅增长,一方面受益于组件出货量增加,且高效单晶产品占比提升,组件均价和盈利能力上行。
由于政策落定后项目材料审核批复等前期准备工作尚需时日,同时项目从招投标、到中标确定组件采购合同、再到发货也需要一段时间,因此8-11月国内光伏装机未见明显的增长。2019年来,公司加速推进产能结构优化和高效单晶技术转型,推动整体盈利能力进一步修复,1-3Q19公司毛利率增至18.3%,预计全年毛利率有望升至18.4%-19.0%。
未来传统火电成本或将总体保持稳定,而光伏发电成本每年有望维持10%左右的降幅,有望于2025年成为度电成本最低的新增发电技术,引领电力能源革命。光伏组件出货量第一,全球市场均衡布局组件市占率连续三年居首,有望稳步提升。考虑到美股光伏企业由于市场风格和流动性影响,较A股长期有一定估值折价,并考虑公司历史平均估值水平,综合给予公司目标价26.60美元(对应2020年8倍PE),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7.9/10.4/9.6亿元,每ADS收益为17.9/23.5/21.7元(约合2.54/3.32/3.07美元),对应PE为8.9/6.8/7.4倍。优化产业布局,销售规模加速回升。得益于设备国产化及产线效率大幅提升,2015年来组件行业制造成本迎来加速下降,新产能制造成本较旧产能相比具备明显优势。
公司2018年营业周期为187天,其中存货周转天数84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03天,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能力和资金周转速度处于龙头公司中游水平,有待进一步优化。公司出口金额份额长期略高于出口规模份额,一方面是由于公司产品销往欧美等价格友好市场比例较高,另一方面得益于公司产品享有一定的品牌溢价。
公司自2016年以来,已连续三年排名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第一,2018年全球市场份额约12.8%,受益公司自身产能扩张以及组件市场向龙头厂商集中,市占率有望稳步提升。光伏发电成本持续快速下降,2010-2018年主要市场平均降幅基本在70%-80%之间。
随着公司持续拓展海外组件销售业务,并凭借海外组件客户更优厚的预付款和回款条件,公司于4Q17起经营净现金流开始回升,并于2018年实现回正,预计公司现金回款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2010年以来光伏成本下降80%以上,经济性持续快速提升,有望于2025年成为成本最低的新增发电技术。
组件业务全球化将降低单一市场波动风险,改善销售回款。同时,叠加2019年结转竞价项目大部分将于2020H1集中并网,预计2020Q1将出现淡季不淡的情况,行业装机和企业出货规模或将超预期。受益于531政策后光伏产品价格大幅下降,海外光伏项目平均建设成本下降20%以上,性价比大幅提升,且随着欧洲等地光伏贸易壁垒逐步破除,2H18起具备平价上网竞争力的海外市场装机需求迎来加速释放,越南、荷兰、西班牙、乌克兰、埃及等新兴GW级市场不断涌现,形成传统市场与新兴市场相结合的多元化市场。我们选取美股阿特斯太阳能、大全新能源和A股隆基股份、东方日升4家光伏板块上市公司作为可比公司,其2019-2021年平均PE为19.2/10.8/9.5倍。
公司2018年总资产周转率为0.78,近年来资产利用效率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强化组件企业高营运能力的核心竞争力。海外销售规模放量,享受品牌溢价。
公司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等。随着公司组件产能持续增长,产能利用率仍长期维持高位,同时与组件OEM厂商合作,组件出货规模稳步提升。
核心观点晶科能源(JKS.US)是全球最大的垂直一体化光伏制造商,成功完成单晶转型,有望受益光伏需求放量迎来量利齐升。光伏成本持续下降,装机需求稳步放量。
单晶硅片渗透率加速提升。随着光伏发电性价比的持续提升,具备光伏平价竞争力的新兴市场持续涌现,遍地开花,且抵抗单一市场波动的成长韧性将进一步增强。公司于2019年10月推出新型9BB双面半片无缝叠焊的Tiger组件,在不明显更改尺寸和重量的情况下,在传统72片组件板型面积内可封装78片电池片,不仅将P型单晶组件转换效率提升至20.78%,最高功率提升至460W,而且从初始系统投资、电站发电量和运维等多方面实现LCOE的下降。预计2019/2020年国内光伏装机规模分别约28/45GW,行业增长稳中有进。
公司持续强化全球各大市场均衡布局,客户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可有效降低由于单一市场和客户变动造成的业务风险。给予公司目标价26.60美元(对应2020年8倍PE),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产能成本及结构持续优化,旧产能拖累较小。2019年1-11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18.96GW,同比下降约50%。
根据公司规划,预计至2019年底其组件产能中,2016/2017/2018年以来新建产能占比73%/59%/50%,新产能占比在主流组件厂商中排名靠前,尤其近两年迎来低成本新产能集中投放期,同时不断推进已有产线技改优化,整体制造成本受老旧产能拖累较小,组件成本竞争力和盈利水平行业居前。预计公司2019-2021年每ADS收益为2.54/3.32/3.07美元,对应PE为8.9/6.8/7.4倍,给予目标价26.60美元(对应2020年8倍PE),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